“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学校决定开展第二届校园经典诵读活动。
一、活动主题:诵读经典,滋养心灵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吴玉爱
副组长:罗丽萍、袁宇迪、陈又新
方案制定:小学学生处
执行:张慧华、赖小江、顾洪萍、朱中振、张玉静、肖慧兰、余凤
组员:全体语文老师、班主任、综合组以及艺体组教师
三、活动对象:附小全体师生
四、展示内容及形式:
每位语文老师带领学生精心组织、编排经典诵读节目,将文学与艺术进行揉合,以诵、唱、舞、书、画等多种形式对古今经典进行演绎,形式不限,贴近“读书节”主题。
五、活动流程:
节目上报:3月31日
节目检查:4月14日上午,云山礼堂
六、决赛时间:4月20日下午
七、决赛地点:云山会堂
八、活动要求:
1.各位语文老师精心准备、提前排练节目。节目编排要突出语言特色,展示学生才艺,精益求精。
2.每个节目的串词由各语文老师自己负责,串词内容随节目一起上报。
3.节目服装要与主题相符,力求鲜艳生动。
4.每个节目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不能少于班级2/3的学生。
5.每个节目时间控制在6分钟以内。(严格控制时间,超时须扣相应分值)。
6.节目服装、道具由各班自行安排。
九、决赛活动流程:
时间 |
内容 |
负责人 |
备注 |
4月14日上午10:00 |
第一次节目彩排 |
张慧华、赖小江、朱中振、余凤、张玉静、肖慧兰、洪钰 |
(按出场顺序)校内的云山礼堂 |
4月19日 |
正式彩排 |
张慧华、赖小江、朱中振、余凤、张玉静、肖慧兰、洪钰 |
(按出场顺序)大学云山会堂 |
4月20日下午2:00 |
比赛演出 |
学生处、语文组 |
大学云山会堂 |
十、工作人员安排
项目 |
负责人 |
备注 |
活动策划方案、总负责人 |
张慧华 |
主持人培训 |
张丽华、华锐娴 |
舞台背景、节目单设计 |
余凤 |
背景音乐收集、刻碟与播放、视频制作颁奖音乐 |
洪钰、余凤 |
节目负责人按照要求准时上交 |
幻灯PPT效果制作 |
洪钰 |
洪钰、邝少仪播放 |
节目指导 |
各班语文老师音乐老师班主任 |
化妆 |
各班自行安排 |
话筒 |
周振峰、刘欣、吴群星(舞台左) 陈孝顺、陈莉、孙伟(舞台右) |
彩排跟进。周振峰、陈孝顺提前做好话筒使用统计,提 前准备。 |
道具 |
林伟忠、邓少林、吴清敢 |
邓少林提前做好道具准备统 计。 |
节目催场 |
李平、倪林涛、孟祥芬 |
提前3个节目催场到位 |
场地划分与入场组织 |
林伟忠、邓少林、吴清敢、李平 |
演出前2小时做好准备 |
摄影摄像 |
校办 |
采集排练、比赛素材 |
计分单、奖状准备、评委用笔10支 |
莫永娇、吴玉梅 |
比赛前带到现场(读书节奖状提前写好,分好类) |
统分核算、奖状填写 |
莫永娇、吴玉梅 |
比赛现场(请自备计算器和笔) |
新闻报道 |
校办 |
赛后尽快配图出新闻 |
评委席、嘉宾席、摄影台布置 |
校办 |
演出前4小时准备好 |
会场布置、安全 |
总务 |
家长在指定区域内观看 |
各班纪律 |
班主任、副班主任(一年级),年级组统一协调 |
组长巡视,值日生检查 |
十一、节目奖项设置:
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1个
另评选出以下单项奖:
最佳综合表现奖3个
最佳舞台效果奖5个
最佳创意奖4个
最佳组织奖4个
评分标准:
节目名称 |
班风班貌(30%) |
诵读水平(70%) |
加分项 (2-5分) |
|
上下秩序 10分 |
仪容仪表 10分 |
精神面貌 10分 |
设计 创新 15分 |
形式 丰富 5分 |
语音语调25分 |
情感到位 25分 |
教师或其他资源的参与 |
|
|
|
|
|
|
|
|
核算办法:评委们的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求平均分,即班级得分。
广外大附属小学
201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