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加强学生爱班、爱校、爱国教育,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同时也对我校班际合唱的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逐渐形成我校校园合唱节品牌活动。
二、主题:
“合”聚附校、“唱”响未来
三、参赛歌曲:
1.自选作品:1首;
2.每班参赛歌曲时长限制。(1—4年级(不超过6分钟含上下场,5—8年级(不超过8分钟含上下场)
3.作品内容要求选择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适合中、小学生演唱风格,不能超时)进行表演。
四、参赛形式:
1.形式可以多样化:
a.合唱、领唱与合唱、轮唱、表演唱;b.舞台小组唱;c.戏剧合唱;d.歌舞合唱;e.朗诵伴合唱;f.亲子唱(限一、二年级)
2.指挥由本班主任或学生担任。
3.伴奏形式不限,可以用碟、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或无伴奏。(但任何伴奏形式不得有原唱)
4.鼓励教师、家长参与。
五、比赛时间:(以学校放假时间为准)
9月30日(周日)8:30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
9月30日(周日)14:30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
所有比赛提前30分钟入场。
走台时间:9月29日全天(只给定位不要占用舞台排练)
六、比赛地点:
云山会堂
七、评 委:
音乐组教师、年级公共课教师(请级长安排)
八、评分标准:
1.精神面貌:
a.着装整齐、精神饱满、表现力强1分
b.上下台整齐、迅速、安静1分
2.音乐表现:
a.演唱整齐、歌词准确无误,音色优美,表演完整1分
b.音准、节奏、速度把握准确,符合歌曲要求1分
c.词曲原创2分
d.指挥与学生的演唱配合准确1分
3.艺术效果:
根据歌曲的情境加入适合的辅助道具和情境等1分
4.加分项:
a.现场纪律加减分:1分
b.活动筹备过程积极参与加分:1分
c.教师参与加0.5分,家长参与加0.5分(不计人数多少)
九、评奖方式:
1.本次活动鼓励班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评等级奖,以表演形式参加;只评出最佳表演、创意、和声、形象等奖项;
2.最佳指挥奖,在全部的指挥中评出最佳小指挥10名。
十、工作人员安排
1.总策划:赖小江;
2.分场安保组:学生处、团委、少先队大队部;
3.排练组织:班主任;技术指导:音乐老师;
4.宣传组:摄影摄像、宣传报道,校办;
5.舞美组:海报、节目单、舞台设计,美术组;
6.音响组:庄顺发
7.舞台协助:林伟忠(舞台总指挥、与控制台沟通)、邓少林(催台)、吴清敢、林淦、曾晓宇、杨盼、郭丽君(上场),黎翔、孟祥芬、倪林涛、李平(退场);
8.评委:音乐科组
9.场地申请:总务处
十一、具体时间:
1.主持人:各班推送主持人:选拔时间:9月20日;选拔地点:启航楼艺体部赖主任处;选拔负责老师:赖小江、吴芳、陈红梅、王琪) 。
2.9月20日,各班主任上报自选曲名给科任音乐教师,然后上报给美术组制作相关资料;
3.9月21日,各班串词(控制在30字内)和音乐伴奏(mp3格式)由班主任在上交各年级长处;
4.9月27日,体育组完成表演场地各班班级位置的编排30号上午场洪钰、邓少林,30号下午场林伟忠、黎翔编排);
5.9月28日,舞美组完成相关设计并移交总务处;
6.9月29日,各班可自行安排比赛场地进行踩点,请后勤上午搭好合唱台;
7.9月28日18:00,总务处可进行舞台合唱台、钢琴、音响、舞台背景、花盆等等的安装调试;
8.9月30日上午,一二三四年级比赛现场负责人与协助:吴芳、陈红梅(统筹本场次所有问题,提前编制打印本场的打分表、主持人培训等)
9.9月30日下午,五六七八年级比赛现场负责人与协助:陈红梅、吴芳、王琪(统筹本场次所有问题,提前编制打印本场的打分表、主持人培训)
备注:
1、比赛顺序:级组内由级长负责,将抽签结果与9月25日发给音乐科组;分场顺序由各级长与9月26日在大课间时间抽取。
广外附属中小学艺体部
二〇一八年九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