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进一步落实白云区“三项工程”的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营造书香校园,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上学期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了阅读工程实施方案。
高语组对此方案积极响应。在教研活动中,科组长杨洁带领教师们结合高语组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共同制定读书活动计划,明确阅读书目、阅读要求等,同时引导教师们按时、高质地完成阅读。
在科组长杨洁老师的带领下,各年级备课组长的督促下,高语组的教师们及时购买书籍并利用课余时间以及寒假假期进行阅读,同时多次就阅读进度、阅读疑惑、阅读感悟等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在每周四的高语组集备会议中,教师们充分利用这每周一次的机会,对读书心得进行交流分享。


高语组阅读交流分享会
高语组教师们秉持着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为了更温暖地教育,更科学地教学,做一名更有智慧的语文教师,即使在假期中也毫不松懈,而是利用假期进行自我充电、自我赋能、自我更新。



教师们阅读时不是泛泛而读,而是能做到有重点地读、深入地读、细致地读,带着学习的目标读,以此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并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避免不了成为一名一线班主任,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例,纷纷写下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并作出了分享。
张冬冬老师读了《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一书后,深切地感悟到了“师者若水”这四个字的重量;同样是对此书的心得,张平老师和李晨杉老师品味到“化错教育”的芬芳,发出“错若化开,成长自来”心声。夏金玲老师结合了自身教学工作点“学科融合”对教学经历做出分享。将“德西效应”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樊师老师的感触颇深。而不断地自我发展则是林智珊老师内心的要求。

赵莉萍老师提出:“我们应该真心呵护孩子们的‘幼稚’”,认为有智慧的教师应该永葆童心。周海媚老师在此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正如赵杰老师所说:“将爱与严格有机结合。”

“把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也是张玉静老师的体会。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播种太阳,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变得温暖又明亮,朱中振老师如是说。

本次的阅读工程活动得到了高语组各教师的积极反馈,在阅读中学习成长是教师们的目的,成为一名成长型教师是教师们的目标。阅读活动有期限,但是阅读没有。生命不息,阅读不止,高语组将继续阅读,将阅读贯彻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