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是德育的主阵地,为了提升班主任的教育教学能力,强化学生的文明素养,白云外国语中学于4月8日上午在图书馆录播室举办了以“言行成雅,共筑文明校园”为主题的班会课比赛。本次比赛特邀广外教育集团江健博士,我校方建军校长、朱传兵副书记、黄哲昙副校长、黄秋敏副校长、小学学生发展中心郑文静主任、小学学生发展中心聂芹副主任、小学名班主任梁小华老师以及中学部分中层干部担任评委。比赛由中学学生发展中心胡琴主任主持。
本次比赛是各年级在充分磨课的基础上,推选出一位班主任参赛,他们分别是:初一宋朝荟老师,初二靳保玉老师,初三何飞燕老师。三位班主任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会课程。三节班会课或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不文明用语的危害,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明用语的内涵,或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文明用语带来的积极影响。精彩纷呈,又发人深省。

初一年级《知边界,育品行,筑未来》的主题班会,宋朝荟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边界教育体验。班会在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中开场,由“识边界、育边界和筑边界”三个环节组成。

在“识边界”环节,通过观察校园和排队体验,识有形边界和无形边界,形成对边界尤其是无形边界的认识。在“育边界”环节,通过现场短剧表演,帮助学生在观察中自省,看到他人的边界,也认识到自己的边界,深入理解造成不雅行为的根源在于“失守自我边界、冒犯他人边界、违反规则边界”。在“筑边界”环节,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守住自我边界、尊重他人边界、遵守规则边界”的方法,并将边界方法和策略应用到实际生活,形成“小组公约”。



班会结束时,宋老师深情寄语,鼓励同学们守住自我边界,做独一无二的星辰;尊重他人边界,让友谊之花绽放;遵守规则边界,为未来铺就坦途。另外,宋老师还精心设计了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演讲比赛、社区宣传和开展家长公益课堂等主题活动,延伸活动效果。

初二年级《雅言润心田,雅行筑文明》的主题班会,靳保玉老师以角色代入,结合校园生活实际精心设计。班会过程丰富多样。破冰阶段,通过播放校园冲突视频和匿名分享不雅行为经历,引发学生对不文明行为的反思。深度探究环节,利用“原因盲盒”和“雅行选择轮盘”,挖掘不文明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方案共创时,学生分组为校园不同场景设计含标语、行动、奖惩机制的创意方案,展现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行动升华阶段,师生共同拟定《班级文明公约》并举行签名仪式,增强集体责任感。此外,班会还布置了课后延伸任务,如拍摄校园文明行为制作视频、与家长制定家庭文明方案,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美好,传播正向能量。

初三年级《出口成“脏”,我应该吗?》,课堂上,何飞燕老师通过播放《脏话风波》新闻报道视频引入主题,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随后,一系列精彩活动依次展开:“脏话小测验”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同学对脏话的态度与使用情况。“脏话显微镜”环节引导学生回忆接触脏话的场景,剖析讲脏话的原因。“脏话纸条”活动促使学生反思自身语言习惯。“脏话卸妆术”运用“SWOT分析法”,将讲脏话的危害具象化,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其负面影响。“班级文明用语决议大会”则让学生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增强了责任感和执行动力。

班会课结束后,特邀小学名班主任梁小华老师对三节班会课进行了点评。这三节课共同体现了三大优点:一是贴合实际,立足班情,解决问题。二是形式多元,能从各自学科切入,学生参与度高,启迪学生心灵。三是课堂完整,主题聚焦知情意行,深化雅言雅行。梁老师也从专业角度建议班会课要细化主题、精选切入点;要创新形式,探索家校双师课堂。

广外教育集团江健博士在讲话中指出,主题班会课比赛搭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共生平台,通过研讨形成了教育智慧的碰撞。我们要充分发掘活动的教育价值:践行"三维联动"育人模式,实现学校顶层设计、教师实践智慧与学生成长诉求的有机统一;运用新技术将活动成果可视化;通过研究报告将活动成果最大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方建军校长在活动总结中谈到: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跟顽疾作斗争。需凝聚教师团队、学生主体、家长群体及社会力量四大育人合力,建立"四位一体"协同机制,通过主题班会的载体创新,形成多维立体的育人网络,为学生发展创造一方净土、净化成长环境。建议开展“一日小校长”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责任意识,培育新时代青少年的主人翁精神。

朱传兵副书记宣读本次班会课比赛获奖名单,江健博士、方建军校长为获奖班级、年级颁奖。


“言行成雅,共筑文明校园”主题班会课比赛的成功举办,为学校的文明校园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比赛,班主任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还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素养教育,不断提升班主任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教育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