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6日上午,民办中小学教师工作场学习个案研究活动在我校开展,课题组成员一行7人深入我校课堂调研,这是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杨静主持的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工作场学习: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课题组成员深入我校课堂调研
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近几年,广州市民办学校每年招聘的教师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生,这些新教师由学生身份转化为教师,需要一个不断培训、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新教师在工作的岗位上不断学习,而如何让新教师不断进步成长,是学校需要研究的问题。作为该课题的实验学校,课题组选取我校入职半年的应届毕业生A作为新教师个案,选取入职5年多,有着丰富教学、教研经验的B作为“老教师”个案。通过听取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课题组一致认为两位教师都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素养,对教学理念和学科理解也较为一致,但A教师的课堂局限于按课件展示,课堂把控能力不足,未能形成深层的学科思维;B教师在熟悉掌握课件的基础上,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作出引导,表现出了B教师更为扎实、灵活的教学技巧。

座谈会现场
袁宇迪副校长对课题组的评课及疑问及时回应并解答,他认为,广外教育集团每年都对旗下各学校新入职的教师进行统一培训,目前学校对新教师的培训主要是通过集体备课、跟班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也是我校培养教师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随后,课题组成员针对如何有效激发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展开激烈讨论。杨静建议我校针对不同个体,想法设法增强教师自我成长的意识,重视过程性资料的保留,通过同伴互助、优秀教师带领、外聘专家培训等方式,带动教师队伍的整理蓬勃发展。最后,杨静就课题组下一步工作进行布置,并对课题组各个学校的子课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杨静对我校教师发展提出建议
开展课题研究有利于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课题研究也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热点或难点问题。此次活动的开展,为我校教研工作的开展明晰了主线,为我校教师队伍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