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在倡导诵读经典的同时,还把课堂带到了古诗词中名人走过的足迹里。7月13日,由家委会牵头组织,在范秀红老师和林玉兰老师的带领下,部分四年级的家长和学生“大手牵小手”一起共赴湖北武汉和襄阳。
从广州南站出发,四个多小时的高铁到达武汉,一行人又坐上通过襄阳的大巴。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孟浩然的故居和诸葛亮隐居之地,同时也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地-古隆中。

在孟浩然的故居,范老师结合了景点特色给同学们重温了一遍孟浩然的生平,带领着同学们一起诵读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诸葛亮的隐居之地古隆中呈现了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情景,感受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真诚。同学们跟着范老师一起背诵《隆中对》,领略着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超群智慧。游览过程中,范老师还带着同学们寻找景点中的经典名人对联,感悟“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

从襄阳返回武汉,晚上范老师在酒店的会议厅组织了一场活动交流会。同学们一起回顾了当天在古隆中看到的对联,复习《隆中对》和孟浩然的诗词。范老师还带着同学们预习与古琴台和黄鹤楼有关的资料。
古琴台游览,同学们在范老师讲述的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中进一步理解了《伯牙绝弦》中所说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感受了中国的“知音”文化。登黄鹤楼,远眺黄鹤楼上的美好景色,诵读崔颢的《黄鹤楼》,体会李白当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复杂心情,同学们对课堂上所学的古诗词有了更深的感受。

湖北之行的最后一站来到了湖北博物馆。外观建筑极具楚文化特色的湖北博物馆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博物馆,在这里,同学们欣赏到了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这四大镇馆之宝。

诵经典诗文,寻名人古迹,范老师把古诗词的教学带到旅行中,让同学们在游玩中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