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纵深推进新课标落地见效,精准破解教学实践痛点,凝聚干部攻坚共识,8月30日下午,白云外国语中小学以“对标新课标,诊断·优化·突破——系统性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为主题,召开基层以上干部工作研讨会。全校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学科组长、年级组长齐聚图书馆,围绕教学质量提升路径展开深度研讨。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张玉静副主任主持。

方校讲话

会议开篇,方建军校长发表“教研为基 共促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动员讲话,从机制改革、角色定位、素养落地三个维度系统部署新阶段教学改革任务。
方校长明确指出,要以“教研时间松绑”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空间,以“经验传承接力”健全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推动教研从纸上谈兵转向课堂攻坚,建立鲜活、可见的评价激励生态。倡议学科组长争做“三型领袖”——深耕课堂的先行者、协同研究的凝聚者、理念实践的转化者,切实发挥业务标杆与团队织网人的作用。
方校长强调,在教学实施层面,须紧扣核心素养,设计有温度、重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发展梯度的分层作业系统,创新关注成长过程的多元评价工具,从而真正实现“减量增质”“人格与知识并育”。号召全体学科组长以卓越的领导力提升学科整体地位,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系统性突破。


对标解读


随后进行的"对标解读"环节中,小学部黄哲昙副校长和中学部黄秋敏副校长分别对《教学质量月考核课酬评价办法》(讨论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通过条分缕析的说明,与会干部对评价办法的精神实质与操作规程有了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为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激励与评价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朱传兵副书记发表讲话。他着重强调,该评价办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创新活力。他特别指出,各科组长应当在学校的整体框架下,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具有科组特色的评价实施细则,真正实现"赋权科组、激发活力"的改革目标。这一讲话为后续教学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科组长开展工作赋予了更大的自主空间。
诊断汇报
"诊断汇报"环节将会议推向高潮。各学科组长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教学实践中与新课标要求的差距,深入剖析核心素养培养的薄弱环节;各年级组长则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详细汇报了分级辅导方案。
会场内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精准的问题把脉和务实的改进思路,为教学质量提升注入了新动能。


短暂的休息后,小学课程教学中心主任唐龄和中学课程教学中心主任李红海分别聚焦教学高频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展现出专业深度与管理智慧。
校长总结

会议尾声,方建军校长为本次大会作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成果,认为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发现问题、明确路径的预期目标。他再次强调,所有干部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引领作用;各学部会后形成可执行、可督查的优质方案。最后期望在新的学期里,全体教师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将智慧结晶转化为扎实行动,共同书写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篇章!
本次会议议程紧凑、内容充实、高效务实,既是一次深刻的自我诊断会,也是一次高效的策略研讨会,更是一次激昂的改革动员会。它标志着白云外国语中小学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好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又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