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4日,白云外国语小学云溪名师工作室首场教研活动在学校图书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广州市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卢琳老师加盟指导,通过课堂观摩、专家把脉与深度研讨,为工作室全体成员带来了一场启迪智慧、引领方向的教学盛宴。


工作室成员职春娟、何嘉蔚两位老师分别执教《圆明园的毁灭》和《桥》。职老师以“历史共情”为核心,通过史料补充与情境朗读,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感悟家国情怀;何老师聚焦小说文体特征,以“冲突解析”为线索,助力学生挖掘人物精神内涵。两节课例为教研活动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展现了我校语文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教学设计理念,也凸显了我校语文教学在人文素养培养与学科能力训练上的探索成果。


课例展示后,王鑫鑫老师和吴玲莉老师分别代表五、六年级组汇报备课思路。五年级备课团队以“素养落地”为核心,创设了“复原历史”的大情境圆明园,针对《圆明园的毁灭》这类历史题材文本,团队重点设计通过结合资料,帮助学生建立“历史事实—文本语言—家国情感”的关联,让语文要素与人文价值在课堂中同步落地。六年级备课组在备《桥》一课时,先从单元整体出发,在“为平凡人写颁奖词”大单元情境下,引领学生挖掘人物优秀品质,感受人性光辉,明确“体会人物品质+学习表达方法”的双重目标,再结合“文本细读”要求,细化“梳理情节—分析冲突—品析语言—迁移运用”的教学路径。团队特别注重设计“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提炼小说中“环境、情节、人物”的关联,为学生的感悟和表达更好赋能。


在专家引领环节,卢琳老师以“年段—单元—文本”三维框架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教材解读的专业路径。她强调,语文教学必须立足课标要求,把握单元整体目标,深入挖掘文本价值,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针对课例,卢老师从目标定位、任务设计、年段衔接等维度进行精准点评:提出《圆明园的毁灭》应强化史料与文本的互证,可利用AI赋能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桥》的小组学习需明确“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的梯度,品读小说,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她对教材解读的深度剖析与专业引领,直指教学本质,令在场教师茅塞顿开。

工作室主持人张玉静以“我们是否真正蹲下身来,以儿童的视角审视我们的教学设计?”这一问题引领全体成员进行了即时性的深度反思,强调优秀的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才华的单方面展示,而应是基于儿童认知起点与兴趣需求的精准赋能。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什么”到“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立场转变。要求全体成员将专家的理论点拨,内化为对自我课堂的持续叩问与实践改进。

副校长黄哲昙在总结中指出,卢琳老师的精准把脉,是一次深刻的专业唤醒,她的真知灼见,如春风化雨,为我校语文教学指明了专业方向,学校将持续推进教研创新,以高品质教研助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为打造品牌化语文教育名片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体现了我校对语文教学质量的追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彰显了在新课标背景下,我校立足学科本质、深耕教材解读、推动课堂转型的决心与行动力,更标志着我校在构建高品质语文教研体系发展领域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相信在名师引领与专业教研的双轮驱动下,白云外国语小学的语文教育必将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再上新台阶,为培养具有语文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学子贡献力量。